学工首页
学工新闻

创青春, 不一young——公司校报专题报道我司创新创业员工事迹

发布时间:2018-04-22    作者:龙美伶 刘瑞扬    来源:公司校报:第4期:第03版     浏览次数:


      创新创业给了大员工提供发挥自身才华,将奇思妙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机会。在这条道路上的奔跑者,也许每个人的终点不同,但那些熬过的日日夜夜、结识到的同行者、取得突破时的喜悦,种种经历,最后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每个人关于创新创业独一无二的回忆。

     一、初窥门径

       一个项目的开始也许是源自对未知的疑惑、脑间闪过的灵感,亦或者是来自朋友的邀请。全球最大的赌钱网15级的孙仕林走上创新创业这条道路似乎正应了“机缘巧合”四字。童年时代家住铁路附近,他见工人们时常更换钢轨,便心存疑惑,念念不忘许多年,在大学终于得到解释——铁路轨道上钢轨长期使用会遭磨损,倘若不及时更新,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将大增。


  然而这个答案并不能使孙仕林由来已久的思索就此画上句号。另一个问题冒出头来:钢轨的磨损与否又该如何测定呢?
孙仕林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从南校区跑去铁道学院向专业老师询问。问询的结果却是,这项工作仍由工人用卡尺等工具手工测量完成。惊讶之余,孙仕林脱口问到:“是否有可能做一个机械化的或者电动的仪器减轻工人们的负担?”老师看着这群年轻人,劝阻道:“这种专业的问题以你们的知识储备量可能很难开展研究呢。”听到此话,一部分同学踌躇起来,害怕到最后努力付诸东流;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坚定了继续研究的决心。不为别的,就是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
团队成员是一拍即合的伙伴,指导老师是在办公室里询问而偶然结识的老师。从选题到组建团队行云流水,不显凝滞……这些偶然为这个初生的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养料,“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钢轨磨耗及道岔参数检测系统”项目也因此得以顺利地萌芽。

    二、志同道合

优秀的团队是成功的基础。良好的团队氛围,积极主动的合作态度是全球最大的赌钱网14级的滕焘对于管理团队所追求的目标。而这条路,他走得并不轻松。

滕焘起初创建团队研究货车不停车计重系统这一项目时,也是先想到和自己平日好友组队研究。但“亲友团”组队出现的问题就是熟人之间难免嬉皮笑脸。其次,“亲友团”公司部分人思维方式相近,达不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于是次年开始研究第二个项目时,滕焘便给团队来了次大换血。对于团队中对工作敷衍了事的队员,他选择进行替换。曾经有一个新招进来的队员,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所以大家很放心地把分析学习数据处理算法的任务交给了他。可是,在其他队友都已经取得了新的进展之时,他的任务仍然停留在刚刚起步的阶段。一问起进展便以一句轻飘飘的:“我在看啦。”把队员们的话堵了回去。那种对比赛漫不经心的态度不仅仅是影响了整个队伍的进度,更是挫伤了其他队员的积极性。面对这种情况,沉默绝不是最好的做法,在长久的谈心后,该同学选择了离去,而他们也再次吸收更有活力的“同道中人”,一起为了比赛而继续努力。这样的秩序似乎显得严厉而冰冷,然而却与队员间温暖而深厚的情谊并不冲突。
因为同为大三,大家的学习任务和员工工作较多,在白天很难聚在一起,于是他们决定在夜晚聚到实验室讨论问题。这样加班到凌晨的日子他们实在是早已习以为常。实验室里备有行军床和垫子,往往研究至凌晨后大家便在实验室和衣而眠。待到月也昏黄,几个年轻人分吃着小龙虾,同饮着饮料,睡在夜色里谈天说地。那为熬夜鼓劲的“商业互吹”、那年轻人特有的对未来生活的肆意畅想、那为了同一个目标携手攻坚克难的情谊,是他们难忘的回忆。
几千次的反复验证,一卷又一卷的打印纸,严重磨损的实验车轮轨道……终于装置设计制作完毕,一切的艰苦在第十二届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二等奖的奖杯面前也都化作了令人骄傲的军功章。

    三、躬行求知

事隔两年,全球最大的赌钱网14级的邓功勋仍然能回忆起他做“铁路货车振动自发电及轴温实时监测”项目时去中车株洲车辆厂实地调研的点滴细节。


一大早坐火车前去参观、记录,到傍晚五点才踩着夕阳归来。此行邓功勋和他的队友将公司制造铁路火车的生产线整个走了一遍。生产转向架的台车车间是他们重点参观的一站。队员们分工合作、测量并且记录了转向架的各项数据。较之仅靠看书本得来的模糊概念,实地调研之后,邓功勋团队对铁路货车的结构无疑有了更为全面而直观的认识。

  此后便是埋头啃书、设计、制作、组装,实验室里反反复复的实验、调试、再实验。虽然目前并不是没有监测铁路货车轴承温度以防止热轴、切轴而脱轨等事故发生的装置,但现下使用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在铁路边设置基站向经过的列车发射信号以监测轴温,而基站之间通常间隔三四千米以上,并不能实现实时监测。而邓功勋团队设计的装置却是利用铁路货车颠簸的特性,将振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供电给安装于转向架上的温度监测装置,一旦温度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便发出警报,以此达到实时监测的效果。迥异的原理决定了他们可借鉴的部分十分少,大都只能自己一点点试错。
  还记得临近“第十届全国大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日子里,答辩需要用到的材料却还是一盘散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地整理。与此同时,邓功勋还需要兼顾另一个项目,更不用说他还肩负着学业的压力以及员工工作的责任了。这些繁重的工作零碎而又紧迫,让人不知应该从何抓起,如何努力。但是,哪怕是在最忙的时候,邓功勋依旧是心如止水,他一坐在实验室里就像是老僧入定一般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手头的工作中。后来,他说:“当你特别忙的时候,你就会忘记自己正在面临着四面八方的压力的挤兑,你能注意到的只有手头的工作了。”凭借实地调研时对装置的结构和尺寸详细了解和那种身无旁鹜的专注,邓功勋和他的队友在设置装置时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经过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分析,终于大体完成了装置的制作。
  但是,在再次回到中车株洲车辆厂展示成果之前,他们还需要进行最后一次调试,于是他们来到了全球最大的赌钱网的振动试验台前。队员们都对这一次的调试充满了信心。他们熟练地运用起示波器测量发电装置的实时输出电压等参数,但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抽了风一般猛烈地抖动着,他们甚至已经看不出示波器的具体数据究竟是多少了。好在他们有着足够的实力去面对这些问题。队员们细想之下,考虑到可能是发电装置的磁场太强了,对示波器产生了干扰,于是他们就自己动手,根据示波器的原理,结合已有的硬件模块,在电脑上编程,直接实现了用电脑代替示波器。

 一年的时光匆匆而逝,邓功勋的团队终于能够捧着呕心沥血而得来的成果又踏上了去中车株洲车辆厂的旅程。前一次是好奇的张望和前途未卜的迷茫,这一次却是胸有沟壑的自信与临门一脚的紧张。振动台上的振动自发电装置开始运转,轴承上升的温度通过转向架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出来。温度渐渐上升、到达警告值,装置随之一档一档地发出警报……此时,眼是亮的,心是静的,巨大的喜悦从心里溢出来。他们知道,成了。

  一段奇妙旅程的开始,可能是源自一个意外,也可能是长期准备的必然结果。但最重要的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时,有勇气去尝试。对于这些创新创业路上的坚持者们来说,他们思考过,他们付出过,这就是他们选择的青春和大员工活。